雨柠

坑底一躺不起,等待上帝抓起我的手。

蚀骨浪漫评《情寄》——送给清和太太的表白~


 @清和润夏 

 

一刷情寄,清和太太的日更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看姑娘们文采飞扬的评论亦是桩乐事,final后二刷,难以抑制爱意,忍不住给太太写个长评。情寄格局开阔宏大,感情线无论是糖是刀,戳人的细节数不胜数,本人文笔和逻辑皆不能和太太同日而语,只好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权当表白~

 

我很喜欢看民国史,总觉得民国的仁人志士、才子佳人有骨子里透出的风骨和惆怅,也有现代人很难想象的澎湃而隐忍的信仰。历史的厚重感在于每个人的独特与深刻,后辈对于前辈的苦难常怀着一种探秘的态度,无论多么震撼、动人的故事,经年累月不过剩下后辈感叹一句悲凉和残酷。

历史总是偏爱名人,为他们树碑立传,而更多的人,哪怕像小方和荣石这般身份地位,也往往零落得只剩一张照片,一本日记。时代浪潮滚滚而来,没有谁能逃逸在大环境之外,也没有一段感情能遗世独立,这赋予了荣方往事沉重阴郁的基调,小李警官掀开发黄日记的那一瞬大概也没有想到,他将打开一个怎样蚀骨浪漫的故事。

 

 

(一)表白荣方人设

我没看过箭在弦上,但是太喜欢清和太太对荣石捂不住的私心——胆大心细,能念诗能骂人,叼着玫瑰开坦克,心怀天下痞而正直,还有满篇的情话,稍微想像一下老干部的嗓音,简直没有我!从情寄里初识荣大少,第一感觉就是太会撩!(我不管!就是这么肤浅!荣石最大的特点就是会撩!)

荣石对长大后的小方一见钟情,以至于茫茫人海里看见白衣少年就“兴奋地战栗”,从此开启狂拽酷炫无死角的撩方模式。

三月的艳阳下,没个正行痞帅地打招呼;在树上蒙着眼睛手把手教小方玩枪,将勃朗宁抵在自己胸口;一封一封唠唠叨叨地写信,用“藏进雪里”来表白,短短一句叫人心颤;抬手抓住小方的脚踝,戏谑怕他飞走了……(有姑娘说对比发现院长叫的都是“小狮子”、“小孩儿”,而荣石叫的都是“小崽子”、“小傻狍子”,不要这样好嘛笑哭了好嘛!)暖暖的开始,荣石的设定自带反差萌,明明是叼着雪茄,吊儿郎当苏到爆,却又是一激动就狂转红宝石戒指,关键时候魔障一样必定结巴,真是难为小方了。

 

为了对得起太太构建的家国天下的格局,还是要谈谈荣石的“国”。

于国,荣石的所作所为无可指摘。前期他黑白通吃,多重身份游刃有余,作为披着汉奸狗皮的共党,其复杂不逊于明长官。后期他秘密潜伏,只身徒步穿过封锁线送情报,螳臂当车、蚍蜉撼树的一腔孤勇和孟敖如出一辙。

这个从东北的大风大雪里走出来的汉子,带着破釜沉舟的勇气,把辛辛苦苦积攒的家底亲手填进了革命的无底洞。得到方爹的赏识,是他的眼界和胸怀;周旋着不肯插手东光剂、想方设法供应较好的混合粮,是他的良心和悲悯。

很喜欢荣石面对着满满一面墙的魑魅魍魉、尸山血海沉思的画面,这是一个胸怀苍生的英雄加给自己沉甸甸的责任。可是,当热血一点一滴洒在了众人唾弃之处,亲手葬送了荣家的名声和家底,甚至亲手葬送了荣石这个人,他的心也是会痛的啊。

在小方误会荣石只是承德商会会长时,那段路该是多煎熬多漫长啊。无论正在周旋的事情多么棘手,荣石见到小方的时候永远一副潇洒人间的样子,总是乐呵呵的好兴致,却被自己最爱的人误解甚至出言讥讽。坚强洒脱如荣石,选择沉默就是已经痛彻心扉了啊。多么庆幸聪慧如小方,很快认清了真相,虽然他没法和荣石并肩走那条路,但他的警惕终于一点点化作温柔。

荣石习惯了活成别人眼里的笑话,可当漆黑压抑的天空有了月亮,当他被清朗的月光透彻地照着,他开始变得小心翼翼,舍不得死。他吻那一方手绢,真心地想要以命相托,可惜谁的命都不是自己的。

 

说到小方,前年我看北平的时候,注意力都被崔叔吸引过去,其实并没有对小方有过多的关注,直到迷上楼诚再回头,发现最让人心疼的地方正是在于第一次看都注意不到这个乖孩子的痛苦和挣扎。

小方锦衣玉食地长大,那时候水深火热的苦日子多得是,这样身份的小少爷如果口口声声要倾诉无人理解的苦闷,只怕会被当作小孩子脾气不懂事,又有谁会在意那些旁人看来饱暖思淫欲(划掉)的内心世界?评论里有姑娘说小方像纳兰公子,细想确有一种“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的孤苦。

太太多次说起方家祖传的忧郁,那么小方简直像是在这种忧郁里浸透了之后湿淋淋捞起来,放在旁边任他自由风干。

小李警官照片中的小方,眼神锐利深邃,整个人的气质都是身在囹圄却仿佛游离于尘世之外的清冷。他带着孩子一般的清澈和纯粹去注视这个混沌绝望的社会,去应付黑暗复杂的倾轧和内斗。

小方大多数时候乖到几乎要被忽略,温顺到几乎活得没有自己,一身白衣白裤仙飘飘的简直抓不住他,想要树立威信时不得不靠帽檐的阴影来增加戾气。他无微不至地关心着身边的亲友,提心吊胆地收集关于驼峰航线的消息,尽其所能地在其位谋其政。没人觉得这个好孩子会出什么乱子,没人需要给他什么过多的关心,他活得越来越通透、老成。

 

人的生存难题,一个是外部的困境,一个是心灵的痛苦和不安,我几乎要热泪盈眶地感激在情寄里,能有一个人用生命来爱小方。荣石是小方按部就班的生活里最惊喜的意外,却也是逃不掉的劫。乱世中,小方的情怀很大,心存家国悲天悯人;但小方的世界很窄,他不信奉什么主义,心里只容得下他深爱的家人。当荣石势如破竹地闯进了他的生活,猝不及防就在他窄窄的世界里占掉了一大片天地。

一定程度上,小方的世界是荣石打开的,跟着这个人,他看见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愿意敞开心扉把苦闷和快乐都说给他听。小方的生存难题中,荣石改变不了垂垂危矣的外部时局,却能把这个清瘦倔强的人拢进怀里,把月光拽回人间,告诉他人间有爱和烟火。

而换个角度说,荣石的世界是小方抚慰的,他走在悬崖边看尽世间丑恶,周旋于魑魅魍魉间惯会逢场作戏,但有一缕清亮的月光让他始终心下澄明。

 

 

(二)表白荣方感情线

荣方感情线是文章的主体,由于太太对这段感情的刻画太过细腻,我实在难以复述,只好粗浅地整理一下。

前半段,荣石热情洋溢地追,小方内敛而压抑地回应,把温柔的悸动表现得无声无息,非常偶尔地来一发不动声色的撩。可荣石一定能感觉到,他留给小方的每一件东西都成了他仅有的私人物品,那件貂或者皮大衣,那支勃朗宁,那枚戒指,那把钥匙。小方很少直抒胸臆,可他对这些东西的绝对珍重,一点一滴都传达着深入骨髓的眷恋。那些相对明亮的日子里,荣石带小方去的每一个地方都深深刻进他心里,吃的每一家店都是他再也寻不到的美味,一起走过的路就是他在这乱世的桃花源啊!

那时候的小小鹿还没长大,贪恋一个从小求而不得的温暖怀抱,荣石风尘仆仆来到昆明无疑是个极大的精神慰藉,二刷荣石呼噜呼噜毛、洗衣服洗被子的场景真是心酸又甜蜜,暖得想哭。小方在感情里还有点笨拙,不知道怎么感激这份意外之喜,只能抱着被子深夜去寻他,只能仰着脸对离去的车久久凝望,一颗心早就不知不觉交出去了。

所以,小方寄给荣石27元是他清雅的浪漫,在荣石告诉他“后悔还来得及”时转身要打是他刻骨的承诺。十月的上海冒险实在太美,明月照人来,拉紧的线倏然崩断,旋转的纸鸢飞出天际。荣石摘到了他的月亮,小方找到了他的家(还学会了主动去撩),经历这样一段恋爱,此生又如何容得下其他人?从相识走到这一刻的时间之短虽比不上传统人家揭了盖头便洞房,可还是相当可观,尤其相较之后杳无音讯一等便是四年,这几个月简直短得珍贵而可怜。

 

文章走到中部,评论里有些姑娘还是埋怨荣石渣,气他为了国家不顾生死不顾小方,对这一点我是不赞同的。

可是荣石假死的时候(明明知道是假死),还是跟着小方被虐了一回体无完肤啊。收不到信的焦虑,读到新闻时哭不出来的绝望,听到“东北”一发不可收拾的眼泪,还有倒在小别墅地毯上撕心裂肺的一声唤。荣石你怎么忍心,你以为在梦里说一句别哭,小方就不会痛了嘛?你清清楚楚知道他会痛,为什么对自己还是那么狠呢?

然而我所说的不赞同荣石渣(其实这根本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是想说荣石的无可奈何。从头到尾,荣石其实什么也没做错,无论是整整四年音讯渺茫,还是之后聚少离多,执行任务悍不畏死,他都是在背负民族的苦难,做一个乱世英雄该做的事,并且尽最大努力拽住自己的命。国将不国,家不成家,荣石有他的责任和风骨,信仰和坚持,他从来不是为自己而活,这一切不会为了和小方长相厮守就动摇,否则也绝不是小方会爱的人。

其实荣石怎么可能舍得留下小方一个人?朝不保夕的时代,他带着一身的伤疤回来见他,被一把火烧了汉奸的身份才敢送出戒指,才敢说出那一句“天见证,荣石爱方孟韦,一心一意,一生一世”,怎么可能仅仅是个虚无的承诺?

更何况,小方早已不是需要庇护的脆弱的孩子了。这段日子他好像一碰就碎,日记里简直哀莫大于心死,但事实上他的感情猛然间被坚定了,升华了,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国仇家恨,生离死别,小小鹿长成了小鹿,他不是独守空闺望穿秋水的怨妇,而是个顶天立地的男人。虽然相比荣石他是柔和些的那个,但只要稍稍留意一下他在昆明机场一夫当关的气势、怒闯五人小组的决绝、禁止向学生开枪的强硬、枪指徐铁英的狠厉,就会发现坦坦荡荡全是一个年轻军人的铮铮铁骨。小方不是为了家不要国的人,他说过真到了那个份上,自己会像孟敖一样殉国。如果要声讨荣石“渣”,其实是看轻了坚韧的小鹿。

这段日子的虐,其实全在于可望不可及。送你离开,等你归来,就算是明明同在一座城市,却隔着茫茫人海咫尺天涯。为了不被发现,不敢相互靠近一步,拖着时间红着眼眶,用余光贪恋地去捕捉对方的身影,连一句“27”都要用摩斯电码传达(其实我觉得这个虐中简直有极致的浪漫啊)。

荣石的路走得太远太危险,小方追不上他;家庭环境、背景、职业生涯使然,小方不会去追他;时局动荡,没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小方不敢追他。每个家庭都四分五裂,谁敢妄谈爱情?

但是即便如此,荣方根本没严重到信仰碰撞的地步,虽然荣石坚持自己的信仰,但小方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政治路线。乱世中有志之士的初衷都是保家卫国,在这一点上他们又有多大区别呢?为着那份爱,小方尊重荣石的选择,不问他要做什么,只是帮他完成任务,记挂他吃饱穿暖,这一点自始至终都不曾改变,就像阿诚说的“大哥替谁做事与我无关,我只知道自己在替他做事”,这样的执念还不够美好吗?更何况小方心里苦的时候,荣石所住的地方,就是他永恒的慰藉和归宿啊。

从一开始,荣石的爱就是把小方捧在手心里,起初顶着汉奸的名声,面对小方诚惶诚恐,想要接近又怕玷污;之后只要是在一起的时光,便能打一整晚的扇子,每日起床烧甜水,无微不至照顾他的生活。一定程度上,荣石在赎他的愧疚,他从没想把小方卷进自己刀尖舔血的生活,但小方的痛他比谁都清楚。每每面对分离,再坚强的人也会流露出软弱,他们为国为家带了赴死的决心,却拼死挣扎着活下去,赶回去见他,这是那个时局下能为爱人做的最大妥协了。

然而我貌似理性地分析了这么多,还是在小方说出“荣石,我吧,决定不再等你了”的时候哭得停都停不下来。去他的理性!

怎么等你?怎么救你?

可若连你也不等我了,我就不必拼死撑着回家了。

 

不行,我必须迅速跳跃到第三部分。荣方的后期在情寄里是个很短的时期(虽然结局是甜了一生),我姑且划定为小方把荣石从生死一线拉回来之后。乌头马角终相救,小方要的仅仅是荣石活着。彻底点醒小方的是什么?木兰说的“救不了,就看着他到最后一天”?木兰的死和乱世佳人的海报?还是分手后心都被掏空的感觉?小方你个傻孩子,如此深入骨髓的感情是骗不了自己的啊。

可叹明明彼此都心意如此坚定,乱世却让这份感情战战兢兢。爱情如鬼魅,叫人决绝地向死而生。

北平的局势越发复杂,币制改革如一场闹剧般滑稽而无望,方爹交出小妈的婚戒和木兰的手镯时,简直是剧痛作用下献祭一般的姿态。小妈的戏文“不惜身家酬国恩,风波匝地一孤臣”,读得嘴里一片苦味。好欣慰小方终于不再是那个事事顺从的乖孩子,他会攥紧荣石的红宝石戒指死也不交出去,会把上海的房子卖掉偷换成金条留给荣石治伤。小方下定了决心带着枪去找他,荣石一句“要么子弹过来,要么你过来”,真是时隔好久又一次苏破天际。

都回来了,便是都活过来了。回到爱开始的地方,回到方家那棵小小的柿子树,回到北平那些弯弯曲曲的窄巷子,回到重庆那片月光下的露宿地,回到上海那场灯红酒绿的狂欢。鹰终于准备好翅膀,瞬息间乘风扬羽,拔地而起。那些蚀骨浪漫的诗,每一句,每一声,只一个情字而已。

故事的最后,曾经鲜活的人物死的死,离的离,北平一场大戏落幕,方家一派分崩离析,荣方大概是故事最温暖的结局。没有践行饭,没有断头饭,长安在,月亮也在。花长好,月长圆,人长寿!

 

细细想来,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爱情故事啊!

19岁的小方坐在窗前写日记,他还不知道世界不是路人,不会离去,不仅会向他致意,而且终成刻骨铭心,陪伴他走过了一生的风雨飘摇。踏进这片国土之时,他裹着他的貂来找仅有的安全感;离开这个世界之时,他依旧裹着他的貂,去海浪里赴他来世的约。

此去经年,褪色的唯有照片,圆满原来也能让人泪流满面。

不得不提一句太太笔下荣石对小方手指的钟情和遐想,为数不多隐晦而深刻的肉,各种意象简直美得像幅画,捂着脸表白~

还特别喜欢太太冷不丁幽上一默,玻璃渣里掺着猝不及防的笑点,硬生生把眼泪逼回去。堂堂荣大少从引子一路结巴到尾,大开大合行走于天地间的奇男子连一句“再见”都讲不拎清,明知道他不容易我不应该笑他,可还是每次看见他不羁地结巴就笑出声来。(虽然现在看来,荣石的结巴比起谭总的文思泉涌实在不算什么哈哈哈)

 

 

(三)表白太太写作功力

情寄的叙事主要是把荣石和索杰嫁接到北平的故事框架里,相比原著,虽然我从头到尾依旧在心疼小方,但凭良心讲,太太笔下的小方已经很幸福了。因为太太的温柔,小方终于不再苦恋永远不可能在一起的木兰,不再体会无人理解的苦闷,且不论最后圆满的结局,哪怕只是这样爱过一场,也足以让他绽放,给他余生以温度和烟火气。

最最难得的是,小方以为不太关心他的人其实全都看破不说破,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助攻。崔叔一以贯之地静水流深温如玉,在上海替他挡掉和日本人的应酬,对他的生活一句也不多问;不打不相识的方毛,一眼就看出荣石的不凡,关键时刻不由分说载上一程;方爹那样传统守旧的老式家长宽容了他的感情,默许了他的放肆,我猜荣石在上海的小别墅也是方爹转到小方名下的;小妈从头到尾善解人意,给荣石的面包妥帖包好,宽慰迷茫的小方爱情是自由的;姑爹永远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为了信仰隐忍到不近人情,却在最后差一点要不可挽回地BE时替他们铺好了未来几十年的路。在乱世中如此澄净却脆弱的感情里,在小方如此孤寂而容易满足的内心世界里,亲人好友的祝福所带来的力量和温暖根本是不可估量的啊。

实在感慨清和太太的功力,那样浩瀚的北平原著情节毫无违和感地穿插在文中,完整又简练;每个配角人物都捕捉到了神韵,寥寥几笔就是鲜活的再现,对木兰更是写出了电视剧里没有的俏皮与深刻。还有太太总是在写姑爹的大眼袋,总是在写方爹看报纸,看又不认真看,别人有个什么动静之后才翻一页,我关注的重点都是些什么!

 

说到太太的写作功力,其实真不敢多加评论,但是有几个点还是忍不住想大声地夸。首先是埋梗,前后呼应简直成了一柄双面刃。

起初读到“乌头马角”以为只是吐槽小方中文不好,可再度出现之时那个绝望的分手,简直是心口一刀;曾经叱咤风云的荣石可以整箱地搞定盘尼西林,可后来生死关头命悬一线,盘尼西林却一支难求;窄窄一个望乡台,荣石在东岳庙外第一次和小方提起时他还似懂非懂,然而之后在梦中见到荣石在望乡台上告别,真的能绝望到发抖;虔诚求得一个签,“合而分,分而合,天时人事,两斟酌”,荣石收到小方登报的短讯,该是怎样一种不幸被言中的心如刀割!

顺便表白每一章的结尾,读到最后总是被戳到捂着心口倒下~

其次是字里行间针砭时弊,句句都是悲悯情怀,轻轻抖开就是一幅民国群像。那样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没有尽头的苦难和苟延残喘的生活造就了可怜、麻木、挣扎的芸芸众生。

太太的很多句子叫人一瞬间泪目,读着屏幕里的文字,突然就有种捧着一本厚重的精装历史书的质感。比如“地图上的疆域平静而广阔,中国还是完整的中国。可惜,一张纸承载不了中国两个字全部的重量”,又如“他们还不懂,令一个人流泪,不用激昂的宣讲,只需一个故国的梦。梦里有关于昔年的富庶,繁华,和眷恋”,还有“中国,各种意义上千疮百孔”……

我大概是体会了很多人不喜欢看民国史和近代史的原因,这样一个破破烂烂、烽火狼烟的祖国,不忍卒读。但是,连亮亮都知道这段历史是逃不开的岁月,太太用她沉重而温柔的笔调,带着所有的读者正视现实,正视历史,多好的一种经历呀。

第三个亮点是太太笔下荣方的梦。除了“美”和“绝”,原谅我实在无法形容这些梦的巧妙感。

在荣石的梦里,精灵一样的小鹿披着月色踏雪而来,纯美的月光全映在黑亮的圆眼睛里,不顾他一身脏兮兮的血,执意要叼他的手指。小鹿追不上他,只想把他从那条危险的路上一点点扯回来,可他不肯。在小方的梦里,漫天大雪下得逃无可逃,那头巨虎给他无助而压抑的生活带来一丝战栗的快乐,让他发现自己还有渴望,还有激情,还会笑会痛。

最后不得不感叹,用凌李作为线索、推动情节真是神来之笔!每每从昏黄的荣方切换到明亮的凌李,仿佛黄粱一梦突然醒来,现世的和平安稳和前世的波云诡谲近得仿佛掀开那本日记就能通透。

在温馨的现代世界里,院长和亮亮把小李警官养成了一个傻(划掉)白甜,两相对比越发觉得荣方的糖都是酸甜味的。当初看小狮子时还以为小李警官是记录片忠实的爱好者,一段南朝四百八十寺看得那么痴迷,没想到情寄里面本性暴露,民国史看得秒睡了吧~

 

 

坦白来说,在看小狮子之前我一直不吃衍生,总觉得拉郎有一种天生的奇怪感,衍生比同人难写的很关键的一点在于需要重新铺陈感情的发展,而不是像直接写楼诚那样顺理成章、按下不表,能在这一环做到流畅大气的太太相对是很少的。所幸小狮子让我看见了真正优秀的衍生作品,而情寄则把衍生在我心中的地位拔高到了正剧的高度。

无论是凌李还是荣方,他们的起点都是因为疲累的生活中遇到惺惺相惜的彼此,从此一腔热血和心之所持被真正理解,从此给予对方暖阳般的爱意和温柔,见惯了生离死别的人有了铠甲和软肋。这是楼诚的风骨和楼诚精神的延续,但绝不仅仅是前世轮回或宿命论的重逢,而是独立的凌李和荣方,独立的人格和爱情。(虽然读到文中一笔带过的楼诚或蔺靖,还是会被这种冥冥之中的生生世世幸福得滚来滚去~)

 

 

太太说自己是个喜欢讲故事的人,而作为读者何其有幸能遇见这样真挚而温柔的太太,在一段段故事里窥见凌李、荣方跌宕完整的一生,也找到当初爱上楼诚的初心。

因为我也为了写文做过漫长的历史考据,深知这个过程的艰难与幸福,故而格外感谢太太的认真。虽然很喜欢太太日更,不过还是身体为重,千万别再因为更文的事情道歉或解释。大家都在排着队表白呢,膝盖不够长评来凑!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入了狮子和情寄的坑。

为什么最近傻笑不止,因为二重赋格简直是个情景喜剧。



评论(65)
热度(302)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雨柠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