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柠

坑底一躺不起,等待上帝抓起我的手。

《方法论》后记

嗷今天终于完结啦!故事开始的时候,我说它不长,而且更得很慢,现在五个月才写十一万字,真是说话算话了哈哈哈~~

这篇东西算不上后记,其实就是非常啰嗦的整理和反思,亲爱的们如果愿意,可以听我念叨一会儿~~

 

(一)关于脑洞的起源

《方法论》的出现是个很大的意外。

脑洞开始的时候我在准备司考,被那些死活背不出的琐碎考点前后折磨了两个月,基本全靠磕西皮续命。复习到专利保护那一段时,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模模糊糊想象出一个背景案例,从它发散开,便有了侵犯商业秘密、抢注专利、破产重整等一系列过程,进而脑海中有了年纪轻轻挑起家庭重担的明镜,站在高处负重前行的明楼和这时候才出现在他身边彼此疗伤的明诚。

从我那个福至心灵的时点开始,商经成了一大本梗,民诉成了素材库,我对案例集的兴趣也突然空前高涨。人总是在根本抽不出时间的时候思如泉涌,而这个故事的大纲和前几章也都产自凌晨两三点,是个艰难却兴奋异常的过程,是我当时生活里的光。

案件设计阶段的某个半夜,我抓着闺蜜讲我脑补出来的明达公司被坑全过程和楼总的翻案线索,让她帮忙抓bug。那个文档叫《一个破碎的公司》ver5.0,而我被她称为“一个深爱明家却费尽心机让他们破产的女人”,噗。感恩这位旁友不厌其烦听我说大纲和细节,也感恩她和她饭的西皮(一对直白的情话boy给了我许多灵感。

虽然见过很多公司破产的实例,但当时困扰我们的问题主要是,万航公司的一连串出招要怎样设计才不会显得明达公司太蠢,好歹对方的策略应该足够紧凑、隐秘、精明;以及当年为什么查不到足够的线索,又为什么能在十几年后找到,明诚一个小实习生对此能起什么作用。这些事情中必然还有很多漏洞,但时间线和情节我都已经尽力了哈哈哈。

 

(二)关于故事里的人设

最先浮现的自然是楼总,他的第一特征应该是苏到没边(bushi)。在律政的设定下,我觉得楼总最合适的职业就是律师,他的运筹帷幄,他的凌厉果决,他的机敏和城府,还有他的嘴炮技能,每一项都精准对应着一名杰出律师应当具备的资质。

那么这个并没有养在身边的小实习生明诚,第一特征应该是苏到没边(bushi)。因为这个故事里他年纪比较小,有少年人的青涩执拗、敢想敢拼,也有艰难岁月所磨砺出的超越同龄人的成熟稳重。在明诚(包括小郭、小朱)的故事线里,我夹杂了一些私货,大概是初出茅庐的人很学生气的对未来的思考。

原著故事中,楼总的国仇家恨,阿诚哥的成长背景,对他们性格的形成和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任何一个AU故事里,这样的两个人也不会凭空形成。我并不认为楼诚AU非要有点什么特别沉重的东西,只是在想稍微走一点现实向的时候,细细琢磨他们的主人格,发现人物底色脱不开那种隐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无论经历什么,都有一份对生活赤诚的热爱。

故事里的其他人物我其实想得很简单,明镜的温柔坚韧,明台的聪慧阳光,王天风的剑走偏锋,梁仲春的现实主义,郭骑云的憨厚,朱徽茵的通透……我一厢情愿地脑补,当这群人出现在相对安稳的现世,大概会是这个样子吧。反派的名字都是因为我懒得取(这已经被很多姑娘发现了哈哈哈),比较遗憾的是受到篇幅和想象力限制,除了许鹤,我没能完善这三个人各自的故事,导致他们和背后的万航公司终究有点单薄。

老实说,我至今无法描述他们任何一个人的特征,甚至觉得研究越多,想得越深,越无法加以概括,只能勉强判断他们在特定情境下可能的行为。在设计很多情节和对话的时候,我真的说不清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只是直觉如此。所以,我特别感激很多姑娘在评论里的分析,比我所能表述的句子精准许多。谢谢你们自行脑补和修复了我写不清楚的地方,作为作者,又愧疚又欣喜。

 

(三)关于情节

我不得不承认,《方法论》虽然罩着法律AU的外衣,实际上却没有任何惊心动魄的案件或是扭转乾坤的大人物。即使是明达和万航的角逐,也并不是什么垄断行业的寡头公司之间你死我活的战争,不过是万千民事纠纷中的一桩旧事;即使强大如明家姐弟,也做不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过是为事业奔忙、为理想拼命的芸芸众生。这个AU下所有的故事,都是平凡人之间平凡的亲情、友情与爱情。

可我依然认为楼诚的相遇是一场盛大而浪漫的注定。不是所谓命运的安排,而是他们的努力,他们的选择。

他们相遇在明楼三十岁、明诚二十一岁的时间点,彼此已经被岁月磨砺成了两个强大、独立、美好的个体,又恰恰站在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点上。

彼时明楼带着家恨在法律圈摸爬滚打,旧案拖了十几年无法突破,明镜和明台给不了他关键性的帮助,他自己也或许已经出现了思维定式;彼时明诚为生计挣扎,少年人心里有理想,有追求,却被现实紧紧束缚,为那种自幼留下的精明世故而自卑自弃,他需要一个人告诉他,你很优秀,你值得这个世界更温柔的对待。

孤寂了太久的人,需要一个精神契合的人并肩同行;可孤寂了太久的人,最难打开心扉,去信任刚刚走进生活里的对方。

我一直说这个故事的感情线进展很慢,因为我始终认为楼诚感情里最坚固的基石是信任。在他们能对彼此完全敞开之前,沉稳如明楼,敏感如明诚,都不会轻举妄动。

这个故事里,在他们靠近彼此的过程中,楼总不去追问阿诚任何往事,只用一个温柔的、敞开的姿态告诉他,我一直都在。而阿诚细致周到地打点好楼总的工作和生活,一点点看见了楼总真正的样子,想去拥抱他的孤独和脆弱,也在他的温暖中与自己和解。

我大概将故事线划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日常工作生活中感情的积累,同时撩起翻案的第一束光;其二是信任的建立和那层纸的突破,在这个过程中完成案件证据的收集;其三是他们对未来的选择与思考,花了些笔墨来写明诚的职业选择。

从相遇到相爱,他们通过共同的工作、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生活,不知不觉间一点点把自己楔进了对方的人生。甜米在评论里说“允许你感谢你进入我的生命”,我特别喜欢这句话,这意味着他们终究达到了我所畅想的真正的爱与支持,不问缘由,不计代价。

在我看来,无论什么年纪相遇,楼诚关系里总有引领和追随,但这不会是永恒的状态,以他们选择走上法律道路的不同契机,他们所愿意倾注毕生心血的领域必然有所差别。我很喜欢明诚作为明楼副手默契配合的画面,但我私心希望明诚去追寻自己的理想,离开明楼的庇护,那才是他真正的成长,才能真正熠熠生辉。明楼不是明诚的世界,更不会成为他的全部,而是他崭新生活的起点,是他拼搏闯荡的归宿,是他的天空,天高任鸟飞,也永远不会飞远。我想,这是楼诚一种极大的魅力。

 

(四)关于方法论这个题目

之前有几位姑娘问我为什么以“方法论”为题,结果到结尾我好像都没明确写出来。其实没什么玄机,大概就是三层简单的意思。

第一层——根据法学方法论中法律思维的基本规则,合法性优于客观性;程序公正优于实体公正;形式合理性优于实质合理性。这是楼诚初次相遇的那场讲座上,阿诚向楼总提的问题,也是每一个法律人必须秉持的理念。

第二层——法律不是万能的,法律追求多元的价值目标,法学方法论要求法院依法公正、及时地解决纠纷,而不是纯粹地查明真相。为了一个值得信赖的秩序,按正当程序实现不了的实体公正只有放弃,这是法治必要的代价。

楼诚二人在走上法律道路后必须接受这样的矛盾和成长,接受那些法律鞭长莫及的角落,接受法律的无能为力,并在这样的前提下继续信仰法律。比如在发现司法腐败的问题之前,楼总一直以为自家案子是因缺乏证据而败诉,这是他作为当事人无法释怀的地方,也是他作为法律人必须接受的结果。

第三层,也是选择这个题目的直接原因——在古希腊语中,“方法”有“通往正确的道路”之意。对它作进一步延伸的话,我理解在法学中,表现为“通往公平与正义的道路”,影射了楼总翻案的过程;在楼诚的感情中,表现为“通往彼此的道路”,因为他们互为彼此的光和方向。

 

(五)关于我和亲爱的你们

《方法论》是一个司法小民工借助相对熟悉的职业讲的一个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故事,但更新过程真的超级幸福,不仅因为我爱他们,爱这个行业,更因为每次想到有那么多姑娘在追这个故事,读得那么用心,而且愿意和我交流,不管到了几点都能鸡血满满打开文档码下一章。

我还记得写到三分之一左右,确实产生过很强烈的自我否定,谢谢你们的鼓励和包容,对于这些相当不成熟的文字,你们给了我莫大的温柔和善意,我无以为报,可能只能忙过这段时间写点小番外了是吧?

很庆幸《方法论》陪伴我走完了忙乱的下半年,它是我的幸运,也希望屏幕那头的你们,同样在年底收获属于你们的美好。就像阿诚哥在结束暑期实习那天感受到的,生活大部分时候疲累而狼狈,但偶尔的快乐和成就感又是那么真切,叫人不至于麻木,不至于失望。心里那点火种和悸动永远在跳跃,微弱而顽强。



雨柠

2017.12.16


评论(45)
热度(376)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雨柠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