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柠

坑底一躺不起,等待上帝抓起我的手。

跋涉入归途——《地平线下》随感其二

 @清和润夏 ~

(一个想法太多而语无伦次的读者又想碎碎念了~)


其一请戳  这里


【法国1.0时代】14-42

法国岁月的前半段是种“小貔貅勤俭持家,大少爷按月领饷”的日子。从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开始,明楼和明诚忙里忙外布置新生活,一点一滴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就像《二重赋格》里老谭和小赵搬进新家的那天,熨帖温馨得叫人落泪的感觉。

而后半段大概算是“小豹子初露锋芒,大老虎所向披靡”,他们在感情上克制而疏离,在信仰上却突飞猛进地发展着。法国几年时间一点点缩小了二人的距离,最后一段也在明诚一个人的巴黎消失殆尽,他终于追上了这个他追了十年的人。

 

按照《地平线下》明楼的出生时间和参与国共的时间,加上乱世英雄出少年的大环境,明楼在国共都是元老级的存在,和他结识的朋友同事也个个都是可圈可点的大人物。明楼线细细铺开了动荡时局下的每一出政治风波,有头面的角色一一登场,姑娘们在科普帖和评论中聊得详尽,在此按下不表。

清和一笔带过王庸对明楼的保护,也借王天风之口探讨了共产党和富农、大资本家的阶级矛盾,那句“难保等你没用了不会被肃反掉”,简直是个巨大的flag高高飘扬。诚然,富家子弟因理想而投身革命,注定要终身坎坷,更何况是涉足谍海。最可怕的结果莫过于,若没有足够的勇气,走出了黑暗也走不出光明。

明楼知难而进,明家逆流而上。

我比较赞同 @小方脸 姑娘在评论里的一个想法,大意是明楼成为三面间谍一定程度上是他的宿命,他是被命运挑中的那个人,也是被命运推着走的那个人,他也想以共产党身份发挥作用,然而他只能曲线救国。

我们总在说明诚八面玲珑,而此时进阶版的楼总才可谓无往不利,左右逢源,不动声色间在各方都经营了三分面子,混得风生水起。人人皆道人才难得,相比剧中的明诚,明楼竟是明面上也好看得很。

和教授朋友接触攀谈,他用真诚的目光,把自己藏得滴水不漏;在同志面前说国事和任务,他稳重而热烈,温和又有些尖锐;跟对手虚与委蛇,他旁征博引地打官腔,嘴炮技能一路飙升。我印象极深的是古兰教授的那场面试,博古通今的明大公子侃侃而谈,那样的信手拈来,不卑不亢,沉稳儒雅又有年轻人的桀骜,实在苏得溢出屏幕。

与明诚分别后,明楼一路优秀地从特务处训练班毕业,看着他长大(?)的我们恍然发现,这个政治理论杰出、知识储备丰富、搏击格斗拿手的世家少爷已经能让人下意识服从了,那种权威凌厉又温文尔雅的气质,完全就是剧中明长官的雏形。

然而同样处于随时暴露的境况,进阶版明楼的身边只有个欢喜冤家一天到晚试图惹恼他,危机四伏里,没有那个心意相通、寸步不离的人。

 

关于明诚的生活,明楼只有一次郑重而明确地提出自己的期望——以后当个学者吧,好不好?

无法走到的未来,无法享受的安乐,你替我去吧。

明楼把明诚抱回家的时候,潜意识里一定对如何教养这个除了伤痕便像白纸一样的孩子有过很多思考,也一定非常担心明诚对他产生雏鸟情节。

他的路太小众太危险,即使他引导明诚去了解民主和革命,也无外乎是把一个大千世界放在他面前,希望他开阔眼界,形成清醒而明智的判断,但是并没有要把他拉上一条战线的勇气。

明楼强行想象明诚走上学者的路,历史学家,语言学家,戏剧工作者……一厢情愿。

下了这样的决心之后,他更加不敢过多干涉明诚的生活。他知道明诚从小喜欢跟着他的步伐,一定会很认真地考虑他所有建议,他怕自己一两句多余的话就会暴露思想倾向被明诚敏锐地捕捉到,甚至怕自己走得太孤独,一不留神就想要一个人陪他。

可是他想关心他,他慢慢发现自己爱他。

 

青春期的明诚有非常敏感的自尊心,对国家怀着几乎喷薄而出的维护和忧虑。在他的节俭和贪吃之下,藏着那样令人心酸的理由;而小学霸自学波兰语的背后,原因又如此叫人唏嘘。

明诚的小脑袋里,一部分装着打折的吃穿用度,一部分装着少年人对世界的疑问和探索,一大部分装着他的大哥和他所有的浪漫诗意。

因为法国自由的氛围和明楼刻意的留白,明诚越来越开始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并获益匪浅。饶神父耐心的谆谆教导、古兰教授设身处地的理解和尊重,还有苏珊女士——我太喜欢这个忘年交的设定,完美解决了明诚初恋是不是明楼的问题。有一个这样窝心的约会对象,听她分享丰富的阅历和人生感悟,学会得体礼貌地和女士相处,练习写情书,还能作为对其他姑娘的挡箭牌,妙呀~

明诚依旧迫切地想要长大,试图从一切可能的途径探知许多艰深的问题的真相,他明确告诉明楼,祖国应该先从烂泥坑里爬出来才能谈其他的一切——命定一般,这个叫明楼欣慰又担忧的想法。

明楼自己心思深沉,喜怒不形于色,明诚对他的情绪却都能看透。他想要明楼再等一等他,直到有一天他能撩开明楼眼前的那层忧愁,理解明楼全部的所思所想。

 

一个人在巴黎的日子里,正值欧美经济危机的一派萧条,明诚卖着假画,调着香水,读着书……救着国。

革命者的世界,明诚曾在书籍接触,彼时不过站在门外仰着脖子探看一下,而与贵婉的重逢,让他向着那篇崭新的天地昂首阔步迈了进去。革命的热火,信仰的烈焰,从那一天起触手可及——惟救国,惟救国而已。

他不是那种空谈信仰和主义的天真的学生,他早已从太多的书中和太多人口中了解了真正的血腥暴力和政治黑暗。这么多年来,明楼把他培养成了有棱有角、清朗通透的样子,应变力和敏锐度非常人所能及,镇定冷静,泰然自若。

生活让他坚韧,生活亦让他热烈。

直到花房门口的惊鸿一瞥,明楼被目中所及痛得颤栗,这个安然念书的孩子呀,原来他的衣角早就在刀尖上迎风猎猎。

 

 

如果说我理解在上海的时候楼诚之间还是关怀与孺慕,那么法国显然见证了一段乱世爱情的萌芽、挣扎和希望。

(话说读这一段的时候脑子里一直单曲循环着王筝的《对你说》,作为BGM迷之契合~)

起初也许是双方隐隐的占有欲。对明楼而言,是“你去里昂我就去里昂”,“留学的经验不许问别人,快来问现成的你哥哥我”;对明诚而言,是“嫖不嫖的原则问题你居然跟我谈钱和生理卫生”,“我好不容易考了公费省点钱,你居然去买这种杂志看”?

 

继而是习惯与依恋。

明诚是真正在过日子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碎碎念叨明楼的口味挑剔矫情,却从来舍不得让他吃沙拉法棍。生活、学习、工作,点点滴滴,他无一不想得周到,而且已经开始迎来送往给明楼的工作铺路。于是明楼一点点被宠坏,生活能力几乎残疾,连最简答的头痛药都找不到,开个车又不认路,堂堂大少爷领带也系不好了。(就这样从一个英姿勃发的青年英俊学生长成了中年英俊胖子)

可明楼依然是明诚的依靠,他对明诚所有的情绪变化都非常敏感,一旦发现郁结便要一路追问有什么想不开的心事,一旦发现雀跃也吵着要和他分享。明诚可以随时去明楼房里,缩到床上和他聊天;可以在难过的时候,把额头抵着对方的肩膀;可以在生病的时候,死死攥住对方的手。于明诚而言,再大的天地,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明楼为明诚做的大多在暗处,就像每天夜里悄悄生起煤油汀放在他门口。在外面说起自己的弟弟,明楼满满的全是自豪感——那是我家里的人,做饭好吃,成绩优秀,回去晚了他会生气。

而明诚的爱摆在明处,他无意识地动了心,从他因为和明楼住一间房而赞美这个花花世界开始。有句话说,人不能在太年轻的时候遇到太惊艳的人,是啊,哪怕这个人是你的大哥呢?爱是悄悄画下对方的画像,是悄悄把对方的照片贴进怀表,是在改编的《梁祝》里真情流露——再没有比自由与爱更值得追求的了,我的爱人!

我很喜欢那个浪漫的巴黎夜,他们租一辆豪华的马车去听音乐会,夜空下漆黑的河流倒映着沿街灯火;我也喜欢另一个浪漫的巴黎夜,他们并排躺着背《老墓碑》的故事,是缱绻的暗语,也是抵死的承诺。

 

然而分别猝不及防。

明诚本以为“你在哪我便在哪”简直就是理所当然的事,就像当年明楼说起里昂一样不经大脑,可这一回明楼强硬地把他推开。去吧,去一个没有我的地方找你自己的世界,也许你就能清醒过来……或者,更加坚定。

很早以前,睡不着的明楼撞见了在梦里叫自己名字的明诚。这种没有丝毫防范的纯粹的呢喃,是对满心无法释放的感情最直白的吐露,明楼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一声唤里面的感情,才会当下僵硬愣住。

时间走到明诚要去巴黎的时候,也许明诚还猜不透明楼的想法,但明楼早已清楚自己的感情,也早已洞悉明诚对他的感情——执着,滚烫,不顾一切。也许只要他有一点点表示,他们之间几乎就要水到渠成了。

但他是那个一厢情愿想象着明诚会当一辈子学者的兄长,越是爱得深,越是不想让他和自己风雨飘摇的生活有一丝一毫的关系。明楼对明诚放狠话,是为绝掉他的念想,让他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更是绝了自己的念想,那么贪恋和怀念那个有明诚的温暖的地方,却头也不回地上了戴局长的船。

 

可惜精明如明大圣人,算盘还是打错了,他们谁也没有因为这短暂的放手而冷静下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逼着明楼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而一道头盘热汤,一句银行账号,一个神助攻明堂大哥,也让明诚终是看清了对方的情意。

这段感情里的明诚,勇敢得叫人钦佩,深情得叫人嗟叹,忍让得叫人心疼。明明执着到让人觉得他会就此飞蛾扑火,万死不辞,却又绝不会真的开口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平添对方的负累。岁月一天天流逝,明知什么都经不起等,明知对方是个抓不住的人,可一门心思只想把他焐热。怀表贴在心口,便相信那是他们最近的距离,哪怕是这样的触手可及,亦是满足。

人永远也骗不了自己,忘不掉心动,瞒不住隔空相通的梦境。

原以为同样情根深种,明楼是更清醒的那个,偏偏现在一边特别心疼明楼的隐忍,一边止不住想要一巴掌拍醒他(对就是大姐那样的巴掌)。既然愣着神想到对方就会发自内心地微笑,为什么不去求不敢求?既然在痛得冷汗直流时下意识呼唤对方的名字,为什么要咬着手腕自己排遣?既然一提到巴黎心里就柔软地一痛,为什么拿不出敲门的勇气?既然会不受控制地走向对方的公寓,为什么相对无言连换一杯热水都不肯说?

重逢来的实在压抑,明楼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端得不动声色,疏离客气;明诚硬生生把给他的牛排狼吞虎咽地塞进嘴里,顺便塞回去那份破釜沉舟的决心。

 

读到这里,真是发自内心感激贵婉的出现,若不是她带着明诚一步跨到了明楼身边,若不是在那个残酷的夜晚他们用最惊心动魄的方式看清了对方的位置,撕掉了所有的伪装,真害怕楼总永远也不敢迈出这一步。

于是,当小阿诚面临变故情绪错乱、表情失控的时候,早看过了多少热烈感情的吃瓜群众却很不正经地为了明楼攥紧明诚的手而激动,为了深深的相拥而振奋,为了他们彼此坚定急促的心跳而长舒一口气。

这一次,明诚面对分离平静而坚定,甚至无需开口道明心意。他早已明白明楼的情意从不曾改变,那么只要再跨过冰天雪地的最后一站,就能和明楼比肩而立,形影不离。而明楼就像悬崖边孤注一掷的赌徒,突然间握住了这一生走得最稳的一步棋——我很骄傲,骄傲能够和你并肩作战,骄傲和你选择了共同的信仰,骄傲爱上的人如此优秀。

原来你离我这样近,与子同袍,何惧前路?

 

 

回头来看这一时期的明台、明镜和王天风。

明线在刻画楼诚的成长,关于小明的一切都在零星的事件中抖落,有时候似乎只是一个闲笔,却勾勒了一个正在拔节生长、朝气蓬勃、胸怀大志的少年明台。

也是一个单打独斗,横冲直撞的痛苦的明台。

一身奶膘的小台花终于能自己收拾闯下的祸,也像少年明楼和明诚那样神神叨叨,满嘴主义理想,实在是逃不掉的家学渊源。明楼不在的日子里,他尽可以撬锁出入书房,在那些兄长翻阅过的书里找他要的答案,在租界相对宽容的环境里一点点接触共产主义。

佐野学对于明台而言几乎是开蒙和点醒式的存在,这个温文尔雅的日本人让他明白,为了拯救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即使举国皆吾敌,吾虽悲而不改吾度。可是这个日本人也成了第一个摧毁他理想的人,革命导师成了战争的鼓吹者,原来再坚定的信仰也是那样的不堪一击,他曾经说过的话——我背叛了我的阶级,因为我们忠于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我们忠于我们的信仰——好生讽刺。

小明正处在敏感的青春期,他没有父兄的引导,只能看着侵略之下的土地日益破碎,心里膨胀着痛苦和悲悯。明家的孩子原都是一样的人,在同胞的苦难里痛彻心扉。

乱世让一个孩子急速成长,过分成熟。在少年时期经历过的启蒙和破灭,对明台将来被王老师从飞机上拐跑,意志坚定地选择这种报国方式,是重要且合理的思想根基。

 

而此时压根没想过拐跑明台、一心只想着惹恼明楼的王天风——哦哟简直太爱这个凌厉狠绝却又吊儿郎当、重情重义却又不动声色的进阶版老师。

狼兵,好勇斗狠,绝顶聪明,全身上下一股子佛挡杀佛、天下无敌的狂妄气势。偏偏一张还很嫩的娃娃脸,带着少年风情去耍狠,莫名有了痞坏落拓的感觉。

王天风骨子里还是最熟悉的样子,发起疯来不要命,生生死死挂在嘴边,看破不说破,半真半假地试探。和明楼在一起的时候,他肚子里还藏着些孩子气的坏心思,时不时切换“双毒幼儿园”模式。

其实我一直认为以王天风那么毒的眼睛,在生死搭档这种密切的相处中应该猜到了明楼的身份,只是相比那些一门心思内战剿共的人,他更倾向于捍卫国土,更在意国民生死。无论是在关于谁是共党的投票中帮明楼圆话,还是放了明诚一命并去警察局为贵婉讨个说法,恐怕或多或少都有这个原因。

 

最后是继续独自支撑的大姐。动荡岁月磨掉了她少女的明媚,也赋予了她非凡的魄力和成熟的风韵,她兀自咽下了所有的忧惧和苦痛,给外人看见的只有一个直挺挺屹立不倒的明家,一个咬着牙不低头的明镜,就像三兄弟心里的丰碑,是风雨飘摇的上海滩上最后一片港湾。

明镜一力周旋,保护明楼不沾染生意场上的污秽,是为了让他永远保持傲气与从容,殊不知蔑视两颗子弹时自己其实那么傲气,与叶琢堂或是青帮相处时自己其实那么从容。

很喜欢文中的一个细节——“明镜笑着突然伸手去捏明楼的脸,明楼被这个动作吓傻了,明镜却轻声道:‘怎么跟明台似的,想起一出是一出。’”突然就想起最后一集里,明镜颤抖着擦去明楼脸颊上的泪,用一句“傻孩子”来安抚他此刻的软弱、苍凉和绝望,她突然明白一贯镇定坚强、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明长官在她面前依然只是渴望被呵护、被管教、被关怀的弟弟而已。


TBC.


其三请戳  这里

其他请戳  小目录


评论(34)
热度(132)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雨柠 | Powered by LOFTER